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文书 > 实习报告

网络编辑实习报告

时间:2025-11-03 21:32:10
网络编辑实习报告

网络编辑实习报告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网络编辑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络编辑实习报告 篇1

我的实习经历可以这样来概括吧:从广州到北京,从省广到广州乐go到浩天程远到联奥尚高到中视时尚到中部网,颇为曲折丰富,却不是我心中所想。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挫折不断,我对社会、对人生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思考。

这半年来,我接触了电视购物、广告、网络、投融资多个行业,面广,却不够深。主要做过业务、文案、创意和网络编辑,对业务这块接触时间最多,了解最深。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增强,并且在实践中了解到了北京乃至整个中国的广告行业现状。也学会了一些工作、生活中应有的态度。

实习中,我的收获很多,但由于没有如预想那般进入广告公司学会策划、学会广告,因此感觉十分遗憾。

一、电视购物,真假难断

在广州,因为一些原因,我没有顺应老师的安排进入省广,而是自己找到广州乐go。广州乐go属于富天控股集团下的分公司,主要从事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工作期间我参加了“中国&广州第六届电视购物博览会”,并代表公司去旁听了“鸣泉居酒店封闭式电视购物高峰论坛”,见识到了大陆及台湾电视及电视购物界的一些高层人士,对电视购物有了很深刻的了解。

目前,在大陆,电视购物做的最好的是湖南快乐购,因为他选择产品很严谨,保证了产品的真实性,而其他大部分电视台做的都属于电视直销,产品真假难断。

电视购物的产品要新、奇、特,功能吸引人且强大,主要为化妆品、减肥产品、保健品等。当时我们公司卖的好的有一种捕蚊产品,远销东南亚。

电视购物的广告片会以产品的功能、价格为卖点,所有的片子都是一个模式套下来的:有人解说,有用户谈感受(夸奖),有价格前后比较。广告片主要用到夸张、比较等手法。

在中国,这是一个赢利特别高,竞争异常激烈,模式却十分粗放的行业。而湖南快乐购的突破让我们看到了该行业的一线曙光。

在广州乐go,我认识了一些朋友,有做网络的,有做翻译的,有做广告的;还有一些客户,直到现在都还保持着良好的联系。我在这家公司主要负责与各大电视台的联络工作,向电视台推广我们的产品,另外做一些辅助工作,如合同的翻译等。

在这家公司做了一个月零三天,因为个人原因,我辞职来到了北京。

二、文案创意,激情无限

在联奥尚高的时候,我们每天都开好几个创意会,大家激情澎湃。这是一家很纯的广告公司(北京的广告公司大部分为媒介公司),我们每天晚上都加班,几个设计人员、总监经常通宵工作。公司对人工作时的'要求比较放松,公司关系也很纯,因为太忙,大家都没有功夫考虑其他问题。

联奥尚高的客户有方正集团、英际等。我当时主要为英际的摄影大赛想了创意,为方正集团做了内部培训策划和文案。

我们的创意、文案很好,大家每次满怀希望的交给客户,却常常被他们打回,最后他们往往会选中一个比较平凡的创意,或者指定一个其他公司做过的让我们模仿。这就是中国的广告行业,一个相对粗放的行业。可以不以市场为导向,却永远不能忽略了客户的想法。客户喜欢,你的创意才能换钱,就是这么的现实。

联奥尚高是我在所经过的公司中最喜欢的一个,虽然老板十分的小气,但我在那里看到了激情,感受到了团结友好,闻到了浓浓的广告味儿。

在这家公司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很深的了解,并且结识了很好的朋友。

三、媒体业务,忽悠忽悠

在中视时尚呆了一个月,这是一家专门做业务的小公司,说是中央电视台一级代理公司,我对此却十分怀疑,因为它太小了,而且做的都是中央七套、三套,还有一套的垃圾时段,还卖中轻部颁发的“著名商标”之类的牌儿。

在这家公司,我电话量特别的少,主要就是听别人打电话,也学会了一套拉广告的技巧,还有与人说话的艺术。

在做业务的时候,我发现大部分客户都很懂广告,而且北京的电话业务太多,致使有些老总一听到“北京”就十分的生气,北京业务界还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不怕110,就怕010”。

这家公司很不专业,不研究市场,一切只要拉到客户就好,根本就不顾及客户的利益,他们没有策划,制作广告片的优势就是央视专业老师配音和专业器材拍摄。

很不喜欢这家公司的氛围和文化,并且我和经理的理念也十分的不同,因此工作期间并没有太努力,但学到的东西还是很多。

这家公司也让我得到教训:工作一定要认真努力,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可以辞职,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尽力。

四、网络与风险投资的行业黑幕

有个学长跟我说:每个行业都有黑幕,只要不违法,你就当成是“忽悠”,没有必要将其上升为道德问题。

在中部网,我也被公司蒙蔽,但渐渐探到公司真实的一面,因此离开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我开始是在企划部写商业计划书,他们会给你模板,你照着写,数据的更新也是从百度上搜到的。我后来从一个研究生同事那里了解到,她工作过的其他一些专门写商业计划书的公司也是这么做的。这些商业计划书都非常的昂贵,模板什么的也都属于商业机密。

后来我被调到网络部,全权接手公司的业务,也做一些网络更新。

业务属于投融资这一块儿,刚开始我信心满满。但通过亲自旁听了老总与客户的会谈,并通过客户了解到他们在来公司之后对公司的判断,以及后来的一些了解,我认识到公司很没有实力,甚至根本就不认识财团、投资公司,根本就是个骗人的公司。

公司的业务除了我和老总的推广,也借助了《中国经营报》的插缝广告、百度竞价排名的力量,并且效果还很好。

该网站的更新也是由几个刚毕业的学生完成的,没有自己的记者和专业组织,一切只需复制、粘贴。

这家公司让我很失望,领导也没有什么素质。我在这里学得了一些社会经验和待人接物方面应有的态度和技巧。

其实,很多投融资中介机构实力都不强,有些靠前期收取费用或让客户到公司写商业计划书赚钱。往往客户前期花了钱,到最后却没有融到一分钱。在和客户的接洽中,我也了解到投融资行业的一些操作流程,了解到他们和实体企业的不同。

虽然在公司呆得不愉快,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还是收获很多。

工作的时候,才发现校园生活是如此的单纯与悠闲;回到学校,却有点不适应这缓慢的步调了。

在北京的时候,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挤公交车,赶到公司,工作一天,晚上回家有时连晚饭都省了。工作中有压力,请假也难,一切似乎都与金钱挂了钩。我们闲下来的时候,也思考将来的职业规划问题,也想如何能生存、生活得更好的问题。

离开实 ……此处隐藏30066个字……里的每一个人在接纳新员工时都是抱以微笑,这让我忐忑的心略微轻松了一些。

不过最重要的环节还在后面,那就是要去见公司的ceo。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想到了《杜拉拉升职记》中杜拉拉所在的部门主管李斯特,杜拉拉形容他“能准确地记住每一位经理的名字,和所有的大老板一样,他有力地和人们握手,拍他们的肩膀,并且洪亮爽朗的大笑,和他说话打招呼的员工受他感染,都开心地笑着”。

的确如此,当我真正见到传说中登上xx年福布斯中国最值得关注的九位年轻富豪之一的ceo时,我的心里这样感叹。本以为ceo会高高在上,但在我没有进办公室门之前,ceo已经站在门口向我微笑。这一点让我惊讶也让我感动,我本不是一个会自我放松的人,但老板的热情让我确定我的选择,至少,在这样一个周围都是高学历、多经历、拥有明确企业文化的团队中工作,本就是公司提供的不可见福利之一。熟悉了整个公司从技术到运营再到市场,最后我终于来到自己所在的网站编辑部。主编将我分配到关系到整个网站赢利与否的知识频道,负责带我的姐姐是全公司业绩最好的,心里自觉压力陡增,也又一次感受到被重视的感觉。

二、工作中的否定与自我否定

网络媒体一直都是以效率著称的媒体,高效意味着忙碌,也意味着偶发性强。所以,虽然只是刚入职,但工作中的每天都在不断学习和接受从来不曾接触的新知识、新技术。

做网络编辑,除了基本文字知识,最重要的是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其中dreamweaver、photoshop是所有软件中的核心,而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仍然停留在几年前学的那点皮毛,相比较其他两位新入职的同事,一位是计算机系毕业已经工作两年,另一位是北二外新闻系的应届生,无论是从学历本身还是从技术的熟悉度上衡量,我都清楚自己必须尽快找准自己在编辑部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因为网站的赢利主要依靠点击率,而点击率通过公司技术部门就可以调出统计数目,因此,我们的工作效率高与否、正确与否、赢利与否,都是直接而又直观的被呈现,职场的残忍与残酷,就这样轻易呈现在我的眼前。

由于之前寒暑假期间,我只在电视台和报社做过实习生,因此网络媒体方面除了平时对网络使用的喜好与依赖外,网站编辑的工作对我来说就是一个零起点的工作。刚刚入职,我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信息搜集、整理、加工这样看似简单却十分耗费时间的工作。

因为不熟悉排版规律,所以编辑出的新闻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更改。了解到从前浏览网页并不注意的关键词,其实是关系着seo及整个网站赢利与否的关键命脉,所以大部们的时候,我又苦恼于无法为整篇文章起一个足够吸引眼球的标题、找到准确的关键词,因此平常每天20条更新的规定到了我这儿只能完成四分之一。

为了赶上进度不拖后腿,从入职第一天我便开始了自己的`加班生涯。公司在加班这一点上一直都做得很公平,晚七点后打卡回家均有20块的加班费和补助,因此平常的日子里,即便5点半下班时间过了很久,留下的人仍然是大多数。而且事实上,网络媒体工作加班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面对庞杂和随时可能更新的新闻,我们都要时刻保持着警觉和判断,不同的是,老员工加班是因为想把工作做得更好,而我却是为了完成自己本来应该完成的任务而已。

因为公司定期会为员工做一些技术上或与网络新闻有关的培训,所以,虽然我刚入职不久,却在三天之内参加了两个培训。在未工作前,我一直对培训充满了期待,天真的以为培训就是员工的交流会和联谊会,而真正实质性的内容都是要到会下工作总结的。可是没想到的是,我接受的第一个培训竟然是前叽歪网的ceo李卓桓。关于twitter,一直是我在大学期间特别关注过的网络新变化,但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有机会和中国twitter的开路者做交流。

接受培训的过程是轻松而又不断受启发的过程,公司讲求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开放姿态,但这两点都是我在学校工作中曾经出现过多次的问题。以前在学校经常做编辑的工作 ,所以整个人基本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每天面对死板的文字做校对、编辑,正如面试时的人事主管担心的一样,在接下来的几次培训中,因为我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过于内敛的性格,都致使我在培训过程中主动丧失掉跟培训人的交流机会。关于公司为员工培训的内容,大多数都与网媒有着密切的关系,曾经自以为早已熟捻的网络操作和网络平台却无法在培训过程中完成良好的融会贯通,事后我曾不断反省,过于中规中矩的思考方式是问题最关键所在,在学校的学习让我已经忘记如何逆向思考,而只是学会了被动的接受,但在如此开放的年轻团队中,我最需要的却是开放、活跃、聪明。几次培训下来,给我感受最大的就是自己的确存在着太多问题。

同入职的其他两位新人在培训中都表现出了实力,而我在这方面却显得默默无闻毫无特色,心里清楚一个员工能够在公司站住脚跟需要核心竞争力,我虽无法在新入职就一步登天,但仍然希望自己能够全面发展。同样,在编辑文章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被否定和自我否定的过程。因为没有网站编辑工作经验,因此在编辑新闻时总是漏洞百出,或是图片水印弄错,或是格式不够规范,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完成主编每天安排的工作量。一切的一切,都在趟着水、摸着石头过河。

三、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

做为职场新人,我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很幸运,能够在这样一个每天不断有人被淘汰的城市寻找到一个自己还算满意的职位。选择好的公司意味着接受优良的企业文化和开明的人际关系,这些经验,是我在学校不曾学过和接触过的最宝贵的财富。

从前,父母经常会在耳边唠叨,钱是多么不好赚,社会是多么残酷。今天,当我再没有理由以学生的身份要求自己的时候,我才明白学校是一个充满善意的宽容社会,而真正的职场生涯,伴随我的是压力、薪水、待遇这些从前根本不会关心的事情。

我想,这也许就是成长,它不同于我们曾经心心念念的每一次青春历程,它再不会是跟青春有关的词汇,它走进了成人的世界,伴着极速化肥,让我极速转换成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我很庆幸,自己的坚持和选择能够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尘埃落定,也很幸运,能够有机会在这样一个公司里实习、工作。从学生到社会人这个角色的转换要多久的时间,我不知道,能否真正完成从试用到录用的过程,我也不知道。也许,工作的过程就是更漫长的像是在教室里等待老师提问的过程,偶尔提心吊胆,偶尔又心怀期待,不会答的问题就会害怕面对,而自己熟悉的问题,又总是期待着被别人问起。

如果有人问我,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我的回答一定不会是跟公司的名气、工作地点、薪水、待遇……

这些词有关的,我的最大感受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坚持。从找单位到真正工作,每一步都是一个接一个的难题和挑战,每一次都不断在考验着精神和心理的承受力。

作为一个学生,内心的柔软和软弱永远并存,纯真和愚蠢也只是一步之遥,如何做到面对考验和困难临危不惧,又要如何做到善待别人的同时更要关注自己,生存的底线和原则在工作中不断挑战着我,而我能够做的,只有坚持。因为只有坚持,才会有机会看到未来的模样,正如歌中唱的那样:“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网络编辑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